日本和德国缘何没有丢失工匠精神?-凯发会员官网
阅读提示:日本和德国缘何没有丢失工匠精神?在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看来,工艺之美,最终还是秩序之美,“如果没有正常的社会环境,也就不会有工艺之美的存在。美的兴衰与社会之兴衰在历史上是同步的,对工艺的救助就是对社会的救助……丑陋的工艺是丑陋社会的反映。”
撰稿|蒲 琳
“工匠精神”,这个带着古早味的词语,被写入了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历史上,工匠延绵不绝。往远了说,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一直都是工匠的代表。往近了说,2015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里,也介绍了不少拥有顶尖技艺的一线技术工人。
但工匠精神却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最稀缺的东西。中国游客去日本“爆买”,目光早已从电饭锅马桶盖等流水线产品,转向了手艺人一刀一锤一丝一线打造出的手工业品——有次的厨刀,南部铁器的急须(茶壶),甚至一把剪刀,一个便当盒也要从日本带回来。
据统计,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紧随其后。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事实上,它们长寿的秘诀就是它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日本和德国缘何没有丢失工匠精神?在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看来,工艺之美,最终还是秩序之美,“如果没有正常的社会环境,也就不会有工艺之美的存在。美的兴衰与社会之兴衰在历史上是同步的,对工艺的救助就是对社会的救助……丑陋的工艺是丑陋社会的反映。”
化入骨髓的“常识”
在日本最受欢迎的米饭并不是他们引以为豪的电饭煲做的,而是出自一位老人之手。老人叫村嶋孟,在日本被国民喻为“煮饭仙人”。在他眼中,不好吃的叫做米饭,好吃的叫做饭(日本对米饭的礼貌语),只有纯正美味的米饭才堪称“银饭”。
他背着自己的那口老锅,曾应邀来到中国北京交流,用中国的米、中国的水做了一锅米饭。慕名前去的中国食客一饱口福、分食一空。
跟大米打了一辈子交道,他不用舌尖,只用指尖在大米中一划,就能知道大米品质的优劣。先用当地的水浸泡大米30分钟,随后的淘米环节,被他视为极其关键的一步。淘米一辈子,每一次都要用心,都要淘到米饭无任何杂质、晶亮分明。
在老人看来,大米是有生命的,淘米,就是人与米的对话。在整个煮饭过程中,村嶋孟都寸步不离那口老灶台,他能准确把握时机,及时转动锅盖防止饭汁沸溢。
有人把日本匠人文化的本质归纳为两个词:敬业和认真。而更重要的是当匠人文化被全社会所承认,敬业和认真这两个词,就会被整个日本社会接受和发扬。当它们被化入到日本人的骨髓中,便成了日本社会的“常识”。
2015年4月,日本电视节目《fascinating craftsman》(迷人的工匠)中邀请到了一位名叫 nobuo okano的手工匠人,他花了30多年的时间在旧书修复工作上。有人曾拿来一本老旧的英日词典,希望他帮忙修复。请求者称这是他年轻时候使用的,而现在他打算将这本词典交给女儿继续使用。
nobuo接受了这项委托。首先,他将旧书脊上的胶水全部刮掉;然后,其中有一些国家的地图页受损严重,nobuo只得将它们重新黏在了新的纸上……这份书籍修复工作中最枯燥的部分可能就是将每一页的书角重新弄整齐,这需要用镊子一页页完成。并且,之后还要使用熨斗进一步烫平才行。
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之际,词典的拥有者表示,书籍的侧页上还写着高中时候喜欢女生姓名的首字母。但现在,很明显不能将这个传给女儿。于是,重型切纸机被隆重请出,以切掉侧边。
在加上了一个崭新的封面后,这本历经沧海桑田、岁月变化的书籍经过旧书修复师的手而“重获新生”。
正如“克拉克三定律”第三条所言:大凡足够高深之技术,都与魔法无异。但事实上,这看起来异常“神奇”的旧书修复过程中有的只是很多细碎甚至无聊的时刻。
因此,与其说国人追捧日本产品,不如说追捧的是日本“工匠精神”。
在nhk拍摄的纪录片《工匠达人》的一开头,便引用日本《大辞林》字典的定义,对“匠(たくみ)”作出了解释:一是运用手的技巧或工具作出用品或建筑物,以此为业的人;二是作出美观物品的技术。
而片中,二十位工匠各怀绝技,但他们制作的器物,诸如沙漏、日式饭桶、鲤鱼旗、南部扫帚、印章、木屐、剪刀、棒球手套等,都是生活中所必须的日常用品,不是特殊的美术品。
或许,以手工方式生产实用器物,以恭敬诚恳的心态对待职业和劳动,以端正的态度严格遵守各项工艺要求,实现器物的超凡性能,不厌其小、不厌其烦、不厌其精、不辞劳苦。这才是所谓的工匠精神。
职人的悲壮与“人间国宝”的认定
在日语中,“匠人”被写成“职人”,也就是所谓的手艺人。
回顾历史,手艺人阶层形成于江户时代。战国末期,日本的城市只有领主居住的地方才有“城”(城堡),领主住城内,武士和市民住城下(町)。人口集中于都市之后,为满足上流社会的需要,日本的手艺人阶层逐渐从农民中分化出来,与商人混居在一起,并称“町人”。现代日本的许多都市都是由那时的“城下町”发展而来的,不少还保留了町名,如衣橱町、桶屋町、丝屋町、木工町等等。
江户时代,社会阶层相对固定下来了,“职人”成为手工艺者的一个固定称谓,这个阶层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自己的规则和风俗习惯。
据了解,在手艺人阶层中,地位最高的是刀匠。这是由日本的尚武风俗决定的。刀匠以下地位较高,同时数量也众多的是木匠(大工,主要做木建筑),其他还有织工、漆工、陶工、金工等。
有人说,日本手艺人阶层的出现使得工匠精神开始萌芽、发展。一来是因为江户时代,手艺人身份都是世袭的,阶层的固化使每个阶层的人安于现状,以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还有种说法则是,日本手艺人在当时并不受重视,他们暗含一股较劲心理,寄希望于以技艺震撼对方,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手艺,有一种近似于自负的自尊心。
也因此,职人在造物中的全身心投入,还包括用生命为品质负责。例如,幸田露伴的小说《五重塔》中就反映了日本职人以身殉职的极端职业责任心。书中描述,五重木塔在落成仪式前夕遇到前所未有的大风暴,负责造塔的木匠十兵卫在暴风雨中怀揣六分凿登上塔顶,打算一旦塔被损坏就自杀以身殉塔。
那么同样面临现代工业的冲击,同样传承艰难的危机,但为什么由传统时代而来的工艺精神能够在日本发扬?
究其原因,工匠精神的传承离不开职人的培养、手工作坊的存续和社会大环境等因素。
首先,学徒制度是维系职人行业的重要支柱。学徒一般10岁左右进入店铺,经历“丁稚”(小伙计)、“手代”(领班者)、“番头”(掌柜)、“支配人”(经理)等阶段的学习与考察后才被允许独立经商或开店。手艺人的儿子通常也会子承父业,数代人只做一件事,父传子、子传孙的方式延续着手工业制造技术。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政府意识到保护职人之重要性。1950年,日本的《文化财产保护法》明确界定“有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等类别。其中“无形文化财”分成演剧、音乐和工艺技术三类。“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保持者”被大众称为“人间国宝”。
1955年,日本建立了“人间国宝”认定制度。政府在全国不定期的选拔认定“人间国宝”,将那些大师级的艺人、工匠,经严格遴选确认后由国家保护起来,并予以雄厚资金的投入,以防止手艺的流失。
为了使技艺长久传承,日本政府规定,身怀绝技的候选人,不管社会地位多么高,如果不收弟子,艺不外传,也不能当选。一旦认定“人间国宝”,政府每年资助200万日元,用于当选者录制保存艺术资料以及公开的展览、出版与宣传、传习技艺,改善生活和从艺条件。
据统计,自1955年第一批名单公布,直至2004年的49年间,仅有145人当选“人间国宝”。
其次是手工作坊的长久存在。一个作坊,就是一个工匠及其家庭赖以为生最重要的财产,因此他会付出一生的心血,乃至代代相传。同时,日本许多百年老店专注“小而美”,不像一些中国企业,有点名气就想做大做强,大搞加盟连锁。这既反映了日本职人自江户时代就形成的职业性格——不看重钱财,也与日本文化的内敛性有关——小就是美的。
最后,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为传承技艺和工匠精神提供可能。正如柳宗悦所说:“工艺之美是社会之美。若是缺少相爱与协作,工艺之美就会被伤害。工艺必须与社会紧密结合,必须是集体的生活,这样的集体就要有自己的正确制度和良好秩序。”
如今,传统工艺领域培育器物的精湛手艺和虔诚态度,在日本现代化的制造业中得到了传承。在材料、化工、精密机械、精密测量仪表仪器等行业,日本中小企业显出强大的制造能力,这些企业的员工大多只有几人到几十人,但却各自拥有身怀绝技的技术工匠,善于以无法模拟的精密技术与独特手工技术,把各类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和做深。
“德国制造”也曾以假冒伪劣闻名
舒马赫、施耐德、施密特、穆勒、施泰因曼……这些流行的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从中世纪开始,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就成为德国人的职业常态。
时移势易,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今天,德国经济结构中30%为制造业,如果算上出口,工业制造几乎占据德国经济的半壁江山。
现在,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和家族企业。其实,德国人也是在进行“德国制造”的过程中被重塑。
德国的工业产品曾经一度以假冒伪劣闻名世界。德国人进入工业化后也经过“山寨阶段”:向英、法学习,偷人家的技术,仿造人家的产品。
为此,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对《商标法》的修改,规定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货必须注明“德国制造”。“made in germany”,在当时实际上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以此将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于是,8月23日于是成了“德国制造”的诞生日。从上百年前的那个日子后,德国人争气地让自己销售到世界各国的产品比当地货的口碑还要好。
19世纪90年代初,德国科学家跑到美国一看,发现美国工业品的科技含金量最高,这才明确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并开始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的发展。由于德国有基础科学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学理论与工业实践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半个世纪时间里将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队伍、工程师队伍和技术工人的 队伍结合在一起,领导了“内燃机和电气化革命”,使德国工业经济获得了跳跃式的发展。
此后,德国的机械、化工、电器、光学,直到厨房用具、体育用品都成为世界上质量最过硬的产品,“德国制造”成为了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德国最有名的公司,几乎都是从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它们直到今天都维持着世界性的声誉。
与日本人可以谈价格不同,如果要跟德国人谈价格,恐怕一刀都砍不下来。因为,“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他们甚至不承认有“物美价廉”这回事。
“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它的质量,它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它优秀的凯发会员官网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发展的一般产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
比方说,德国锅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温性质,既能节能环保,导热效果又极佳,以至人们说:“使用这种德国锅具,一根蜡烛就能弄一顿美味佳肴。”
德国人生产的一口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很多德国人用的都是奶奶传下来的锅。对德国人来说,任何一样厨具,一辈子只需要买一次,不需要买第二次,因为你一辈子也用不坏它。
此外,德国的锅具,盖上去个个严丝合缝,说三分钟开锅就三分钟开锅,能为你省下不少煤气费。例如,德国人生产的煨汤用的锅,完全是钢铁铸造的,沉重得连男人都有点端不动,那锅盖内侧有奇特的花纹。别小瞧了这些花纹,当锅盖盖上去后,水蒸气就能上下自然循环,不易烧干,这实际上是一种技术。
至于为什么德国的产品动不动就“能用100年”?有位德国企业家这样回答道:“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没有资源,几乎所有重要的工业原材料都是靠国外进口来的,所以必须物尽其用,尽量延长使用期,这才是对原材料最大的节约。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德国人认为,产品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是否‘经久耐用’上。”
如今,在这个只有 8000万人口的国家,已经拥有了 2300 多个世界名牌。
链接:秋山学校《匠人须知30条》
这本名为《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共140页,前言后记之外就是正文的“匠人须知30条”。
看起来是一些简单的做人小提示,但日本秋山木工集团负责人秋山利辉让学生用八年的时间来践行这些法则。在秋山木工学校,学员一年上预科,四年学做徒,三年学带徒,八年后自立,便被赶出学校。在八年中,学员们每天都要背诵三四遍“匠人须知30条”,八年下来就有一万遍了。
00.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即,对一个人品格的重视,远高于对其的技术要求。
01.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
02.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
03.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一个开朗的人。
04.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焦躁的人。
05.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要能够正确听懂别人说的话。
06.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
07.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
08.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响应的人。
09.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
10.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
11.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执着的人。
12.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
13.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随时准备好工具的人。
14.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很会打扫整理的人。
15.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明白自身立场的人。
16.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
17.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
18.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注重仪容的人。
19.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于助人的人。
20.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的人。
21.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做好自我介绍的人。
22.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拥有“自慢”的人。
23.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发表意见的人。
24.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勤写书信的人。
25.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
26.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善于打电话的人。
27.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吃饭速度快的人。
28.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花钱谨慎的人。
29.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会打算盘”的人。
30.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撰写简要工作报告的人。
※凯发会员官网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