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远景让人醉-凯发会员官网
阅读提示:在一个崇尚学霸、信奉分数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孩子们怎么可能充分享受足球?怎么可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足球天才?从校园足球几百万的“草根球员”中,如何筛选、培养出凤毛麟角的“精英球员”,这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撰稿|仲 睿
在中国足球“远景规划”中,“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章节被提及。足球教育功能、育人功能,将成为推广发展青少年足球最为重要的方式。
“中国校园足球学校在2025年将达到5万所!想到中国足球未来的发展远景,我的心真的醉了。”这是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对未来足球教育成果的期待和憧憬。“少年强则中国强”,说到底,校园足球才是未来中国足球真正腾飞的基石。
远景展望,校园足球让人醉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为校园足球勾画的蓝图很清晰。从足球育人、校园足球普及、文化学习与足球技能共同发展、师资队伍以及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5个方面,对未来校园足球工作作出了部署。
“方案有17处涉及校园足球,足见其重要程度。”在解读中国足球远景规划时,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说,“改革方案里对校园足球的定位非常清晰,有3个方面:其一,夯实足球人才培养,让更多青少年学踢足球,这是振兴中国足球事业的人才根基;其二,校园足球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足球是先行先试的改革,很快会推广到其他运动项目上去;其三,校园足球要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目前,校园足球有多火?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首批认定的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多达8627所,青训试点城市有25个,试点县区有38个。如果深入各地,校园足球“自选动作”更给力,单列招收足球特长生、政府购买青训服务等探索令人目不暇接——校园足球正在经历充分的“量变”,由此可见,未来中国足球的“质变”还会远吗?
近几年来,自从校园足球划归教育部,以往不畅通的管理体制得以理顺,最明显的变化是政策的执行力、学校的参与度明显提升。趋于常态化的校园足球,逐渐打破了“少数人的游戏”的局面。“过去我们不太了解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规律,工作中急功近利出现偏差,如今的改革思路是对的。”谈及足球远景规划,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张路深有感触。
其实,两年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上海参加校园足球座谈会时就透露,教育部将制定并实施校园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将逐渐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用3年时间把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由目前的5000余所扩展到2万所,并用招生考试政策疏通足球人才成长通道。
应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改变,也是一次必要的改变。毕竟,校园足球的主旨在于普及,而教育部才是对学校真正具有影响力和执行力的行政部门。当前大家对开展校园足球重要性的认识已有深刻体会,全国范围内2万所学校将陆续开展校园足球的布局已有清晰谋划,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则是足球课该怎样上、教足球课的老师该如何配备、学生们踢球的场地该如何落实、校园足球的赛事体系该如何搭建等具体问题。
不过,将校园足球推广与中国体育发展相提并论,并不意味着推广校园足球、开展学校体育就是为了给中国体育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可造之材。如果从那样一个角度去解读校园足球的发展,既是对大力开展校园足球举措的误读,也容易使校园足球的开展从起步之初就走上歧路。让足球在校园里开展起来,让校园足球改由教育部门主抓,就是要在校园内将课上有足球课、课下能踢球的氛围搭建起来,将学生的足球兴趣培养起来。既然足球进了校园,就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就要将校园足球、学校体育纳入教育的范畴考量其价值,就不应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和运动式推进的做法。除此之外,也要注意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并不是弱化乃至排斥其他体育项目的理由,开展校园足球与开展学校体育更应成为一个整体的良性互动。
近一年来,在中国足改成为国家战略之后,连英国、日本等众多国外媒体也开始以夸张地表情惊呼:“中国民间隐藏着7000个梅西”——此次中国足球改革瞄准扩大足球人口,很可能激发出中国的人才潜能。而中国富豪也在加速进军欧洲足球界,势头不容小觑。以当今世界上足球运动开展得颇为成功的德国为例,10多年前他们实施了“足球复兴十年计划”,深度改造本国足球体制。足球俱乐部纷纷开办了足球学校,聘用教师和指导员,使体育和学校生活融为一体。当时,德国足球官员也面临其他运动项目吸引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现实。以前德国足球也进行过一些改革,足球几十年来一直是德国学校体育课的组成部分,但是足球复兴十年计划却是一个全国性的大举措,可以说是众志成城。因此,2014年德国在巴西捧得世界杯,荣耀的背后是十余年不懈努力的结果。
相比之下,过去20多年来,中国足球之所以迷失方向,恰恰是因为“足球政绩化”,没有长远规划。常言道:“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当我们的国家在大力提倡发展足球运动,特别是在青少年、学校中开展足球运动时,恐怕其意义并不只是希望更多的孩子走上足球明星之路,而是让更多的孩子通过足球得到更多的教育、更健康地发展。因而校园足球在鼓励孩子踢球的同时,更注重足球文化的内在建设,这已经明显超越了当前普遍存在的“运动式”足球普及工程,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真正落地”。因而,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许多独生子女家长们更多的不是抱怨足球,而是积极希望活动进一步扩大。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发展校园足球的布局中,贯穿小学至大学的四级联赛成为重要“引擎”。“操盘手”由足协、学生体协转为教育部后,2015年的赛事规模超过了往年。最具代表性的2015—2016赛季大学生足球联赛,参赛队伍从上赛季的529支增至创纪录的800支,比赛数量飙升到1500多场。在政策的驱动下,深圳、广州、上海等地的中小学联赛也开始“扩军”。
联赛的运转促动校园足球的良性循环,数据背后则是校园足球生态的变化。在人大附中“三高”足球基地负责人李连江看来,“要让孩子对足球长期保持兴趣,必须依靠一定数量的比赛。”李连江表示,孩子四五岁接受足球启蒙,十一二岁完成基础培训,之后选拔有潜力的苗子开始专业训练,是足球发达国家通行的“青训金字塔”。
相比之下,国内校园联赛的结构有些“倒置”:大学足球比赛最多,高中次之,初中和小学急剧减少。“小学联赛不出地市、初中联赛不出省”的硬性规定被视为出现断层现象的主要原因。前不久,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专职副主席薛彦青坦言:“考虑到小学生和初中生在长途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这个规定暂时不会改变。”
目前的赛事设计,有出于“低年龄段重在广泛参与、培养兴趣”的考虑,教育部也在四级联赛基础上选拔有潜力的学生,将他们按区域组队,集中参加冬令营和夏令营。但这种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的“拔高”,实际效果尚需检验。李连江认为,日常校园比赛也有打破区域限制的条件,“比如京津冀地区的小学距离较近,旅行成本也低,可以率先尝试建立分区联赛”。
在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同时,青少年“草根足球”与“精英足球”二者之间如何衔接的问题也引起国家重视。为此,在去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首批5个足球试点城市中正式成立了国家级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在20个城市成立了省级青训中心。这标志着在校园足球广泛开展的基础上,从草根到精英之间有了一个顺畅的上升渠道。
日前,笔者采访了大连市足协秘书长郭军,谈及青训中心的成立,他颇感欣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这将有助我们解决好青少年精英运动员训练的工作。”据悉,2015年大连市校园足球比赛场次已经达到3万余场,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次。在采访中,笔者还了解到一组让人吃惊的数据:在市内人口不足300万人的大连,共有足球重点校100所、普及校167所、开展足球活动幼儿园110余所,从事校园足球训练的业余教练员近200人,青少年足球精英训练营梯队已超200支,注册运动员4000多人,均居全国同等城市前列。此外,像成都、武汉、上海、广州、北京、济南、青岛、天津等20多个大中城市均已设立青训中心。假以时日,以校园足球为根本、以青训中心为基地的青少年足球的迅猛发展,必将成为中国足球坚实发展的源动力。
审视现状,足球教育忌功利
从教育部主导的顶层设计,到远景规划中“足球特色学校2025年达到5万所”的具体目标,在这一年多时间,全国范围内的学校几乎同时吹响了“足球集结号”。
按理说,各省市从小学到大学高度重视校园足球本来是好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各地为了尽快落实好足球进校园政策,有些无视青少年足球规律,“拼”得有些走了样。比如,重庆渝北区要求全校50%以上的学生会踢足球,形成“班班有球队,周周有球赛,逢赛必有拉拉队助威”的生动局面。该校长还牵头跳了足球拉拉操,随着课间操的音乐响起,孩子们手持足球做起了别致的拉拉操,或单手持球,或双手持球,或举过头顶,或捧在胸前……动作整齐划一而又变化多端——学生们人手一只足球,普及程度够到位吧?
再比如,山东师范附属小学将足球纳入必修课,将运球、传球、颠球射门列入考试范围;广东佛山的校园足球模式更令人惊讶,周周都有班级之间的足球比赛;河南洛阳跳起了足球操。
为了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对于足球进校园的美好构想,各个省市屡出奇招,花样百出,很多学校也将足球的玩法丰富化,多样化,仿佛要证明:看!我们都在玩足球!更有甚者,已经开始探索如何考核足球,怎样让足球和高考进行挂钩,不过这些反响都没山东省的决定来得激烈。
据山东某媒体报道,该省今年将暂停大学生篮球、排球联赛,将大学生足球联赛纳入“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中,全力配合教育部门抓好校园足球工作。山东省教育厅回应称这是误读,只是要求整合原来分别举行的大学生篮球、排球联赛。并没有说在整合完成之前暂停篮球、排球联赛,同样是球,不管是不是误读,反正对足球另眼相看这个想法是明显的。
面对一些无视运动规律、一窝蜂参与校园足球的现象,一位在工作多年的基层教师提了自己的见解:三大球在中国,哪个都需要抓,哪个跟世界强队比都落后,足球的落后对于国人来说当然更刻骨铭心,从娃娃狠抓并不为过。但我担心有些“过”的,是各地抓足球的这种好大喜功的态势。大跃进时期,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现在,各地已经开始出现“人人都要爱踢球会踢球”的口号,足球教材也马上就要出来,当足球由兴趣上升到应试教育的层面,就完全扭曲国家要发展足球的初衷了。足球理应是一项充满乐趣的运动,而非僵化的考试制度。比如,c罗不是在颠球次数的竞赛里脱颖而出的,梅西也不是在测试带球距离的评比里崭露头角的。
“足球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从小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当然不应成为升学的考核内容,那只会让体育课沦为应试教育的一部分,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刺激学生的逆反心理。为此,教育部专家王登峰司长出来解释说:“到2017年布局2万所足球特色校,绝不是大跃进。目前,具备条件的有十几万所学校,综合考虑后设定了2万所的目标,且校园足球已经开展了5年,我们有基础。”
基础的确是有了,人才也有,关键是培养的问题。客观地讲,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推广发展校园足球,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和尝试阶段。比如,对于“校园足球是否一定要配备高水平教练”“校园足球到底是不是为国家队输送人才”的问题,外界依然存在争议。
前不久,在谈及这个话题时,大连足协秘书长郭军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教练队伍无法到位,校园足球工程仓促之中高调启动,势必将造成大面积的“伤仲永”悲剧。一个不合格的教练能把本来对足球充满热情的孩子练得兴趣全无,教练的素质将是决定校园足球工程成败重要因素。
从当前情况看,中国校园足球教练队伍的现状确实让人无法对校园足球的前景感到乐观。其主要问题有二:一是人员严重匮乏,二是素质参差不齐。这样的教练队伍,也注定了国内足球教学内容刻板,思维固定,观念定型,与学生互动性差。学生被动接受,足球智慧无从得到开发,踢球快乐自然无从谈起。
也有人认为,到2017年,中国将出现约2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假设每所学校有100人踢球,我们届时将有200万足球学生。足球人口将不再是个问题。但如果他们依旧接受老套的填鸭式训练,“足球智慧”低下,中国足球依旧摆脱不了蒙昧状态。唯有提高教练素质,才能解决这个困境,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后备人才。
对于这样的观点,有学者则提出了另一种意见:学校体育是用来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健全人格的,校园足球不该是形象工程,不该负责培养专业足球运动员。有的省市急功近利增设所定点学校,配备高水平教练员,配套相关招生考试政策,就是想当然的“全面播种”,试图像办足校一样办学校,不切实际地期盼“源源不断输送优秀人才”,这与几十年前计划体育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有何区别?
诚然,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足球梦是中国梦的一部分,但体育运动五花八门,有个人项目,有集体项目,有技巧项目,有力量项目,各个项目都有其不容抹杀的价值。孩子有凭个人爱好从事哪项运动的权利,反而如果你偏偏强迫邓亚萍踢足球,让林丹学游泳一样,必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再比如,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中学就深爱短跑了,激励他的是“跑得快,姑娘爱”,而美国大学的橄榄球运动员都是抢手货,负责组织传球的四分卫是高智商的代名词,毕业后多半会在硅谷、华尔街谋到差事。
如今,当足球提升到国家战略后,很多省市显然误读了国家政策,片面大力推广足球,违背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原则。有的学校是篮球名校,有的孩子是排球特长,偏要他们与足球扯上关系,也无益于校园足球的普及。
校园足球不是振兴国足的灵丹妙药,它能增加足球人口,能增养青少年足球兴趣,能形成良好足球氛围,但量变到质变是一个极其缓慢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也未必是在学校里完成的。一切都以“为俱乐部、国家队提供人才为目的”显然是非常危险的。
审视中国教育和校园足球的现状,我们青少年足球教育真不能急功近利。高层次的足球文化、足球氛围的形成,也是伴随着整个中国教育体制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过程。试想,在一个崇尚学霸、信奉学分的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孩子们怎么可能充分享受足球?怎么可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足球天才?从校园足球几百万的“草根球员”中,如何筛选、培养出凤毛麟角的“精英球员”,这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凯发会员官网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