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在中国版图上星罗棋布-凯发会员官网
阅读提示:30多年来,通过申报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的环境景观得到有效的整治,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文化凝聚力得到增强,进而提高了文化自信,极大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保护世界遗产应有历史担当
继可可西里申遗成功之后,福建厦门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达52个。如此之多的世界遗产,该以怎样的面貌传给后代?面对文化生态的变化,又该如何守护历史文化记忆?类似的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中国申遗的心态经过了一个变化过程。最早长城、故宫等申遗,是希望得到国际社会认可;随后丽江、张家界等地申遗成功后的旅游开发,则更看重背后的商业价值、品牌效应,一些地方甚至将世界遗产当成“摇钱树”,引发了对过度开发的批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突出的普遍价值”作为评选世界遗产的主要依据,如何保护这种超越国家界限的普遍价值,使之有益于全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或将是我们更应思考的问题。
所以,保护世界遗产要有大格局,不能求一时一地的商业利益,求的是子孙后代还能受益于这份宝贵的遗产,求的是自然和历史的馈赠不要在我们手中消失。这正是我们要保护历史文化记忆的原因,也是世界遗产设置的初心所在。
在保护世界遗产上,中国还有不少路要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应该软硬件保护并举,文化遗产和原生态的居民生活是不能割裂的,否则人文底蕴、保护价值就消失了。移动互联时代,世界遗产保护还要在精细化、智能化上做文章。作为旅游者,也当有敬畏之心,理解、遵守这些规定。
52项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自然和文化资源的认可,也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文化承诺。把世界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才能更好发挥文化遗产在见证和提升人类文明中的积极作用。 (沈 彬)
世界遗产在中国版图上星罗棋布
30多年来,通过申报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的环境景观得到有效的整治,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文化凝聚力得到增强,进而提高了文化自信,极大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不仅如此,申遗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特别有效的宣传,借由申遗,我国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进入全世界的视野,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和欣赏,同时也推动了各国各地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记者|何映宇 实习生|马庆隆
苍鹰在天空盘旋。
藏羚羊瘦小的身影点缀在一望无际的高原戈壁上,马占林久久地站在日泰无声的尸体旁边,不远处是正在离开的他的同伴,远方的山峦静默起伏,残阳如血……
陆川《可可西里》的镜头如此深刻地烙印在观众的心上,让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而现在,电影中描述的悲情故事将成为历史。
7月7日,在波兰举办的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宣布: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8日又宣布,中国福建省“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9日,江西铅山武夷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
自1985年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中国在申遗的道路上走过30多年,已经成长为世界遗产大国。
欣喜之余还有忧虑
1987年,法国雪铁龙公司想要为最新款的ax车型拍一个惊世骇俗的广告——他们一眼就相中了中国的长城,在长城上飙车,那绝对吸引眼球。于是,他们找到了一段长城的废墟遗址,想要在上面拍一段开雪铁龙车子的广告,这样,在他们看来不过是打个擦边球,却可以达到最大的市场效果。
当地政府很积极,可是在文物部门却遇到了阻碍,他们坚决不同意,于是当地领导就向上级部门领导汇报:“改革开放形势大好,连雪铁龙汽车公司都要来我们这里来搞联合合作项目,他们要拍一个广告,汽车在一个坍塌的长城废墟上开这么一下,但文物部门就是不同意,他们搞封建迷信,说长城是龙,雪铁龙也是龙,不能让他们的龙轧了我们的龙。”
这位上级领导一听到封建迷信就特别反感,没有做更多的调查,就批示同意雪铁龙在此拍广告。原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巡视员兼世界遗产处处长郭旃当时正在法国,他的法国朋友和他吃饭聊天时突然问他:“郭,我们最近法国电视台出了个丑闻你知道不知道?和你们中国有关。”
郭旃有点纳闷,不知道什么事,说:“不知道,你跟我讲一讲怎么回事?”
他们告诉他:“法国电视台播了一个广告,雪铁龙汽车开上了长城,广告播出之后,一两分钟之内收到了上百个电话,全是法国人打来的,说我们法兰西民族是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怎么能允许我们的一个商业广告,我们的汽车开到了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的躯体上?这是羞耻!”
郭旃感觉汗颜,更深切地感到要让国人具备更多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还任重道远。
30多年过去了,今天,中国通过申报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环境景观得到有效的整治,文化凝聚力得到增强,进而提高了文化自信,极大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不仅如此,申遗还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特别有效的宣传,借由申遗,我国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进入全世界的视野,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和欣赏,同时也推动了各国各地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所谓世界遗产,是三类项目的统称,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它们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下的项目。其中,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历史最悠久,自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通过之后就存在了,所以狭义上我们说的世界遗产,就是指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大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例会,每年召开一次,首届大会1977年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的主要职责是审核、批准新申报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世界遗产的商业及社会效益日益显现,也使得世界遗产委员会考虑加大审查通过的难度。从明年开始,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实行“新限额制”,即每年每个缔约国只能申报一项世界遗产项目(所有类别加起来只能报一项),全球范围内每年最多也只审查35个项目。在此之前,审查已逐年收紧,每年一度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估报告。
那么,要通过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评审,要达到什么样的条件呢?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都有具体的评价标准,条件很多,但归根结底,它的灵魂是——真实性、完整性。道理很简单,比如说我们一个商代的青铜爵,它是文物,但是一个仿造品,仿造得再惟妙惟肖,那还是赝品,其价值不可能与真品相提并论。对不可移动遗产的评判同样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自己国家民族的遗产要异常珍惜,使之可以一直传承下去,让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遗产的尊重,不仅涉及具体的遗产,还涉及民族感情。虽然30多年来,中国的遗产申报和保护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像野长城被浇上水泥抹平的事件还时有发生,这都让我们在申遗成功的欣喜之余,还多一份忧虑,多一份不满足于现状的努力,只有这样,我们的遗产保护工作才能更上层楼。
申报过程极其复杂艰苦
在越来越严苛的评选标准下,当然有很多候选景点没有入选,如果世界遗产中心认为其不具有被广泛承认的超凡价值,那它就会落选。所以在此之前,必须要做好充足的申报准备。
今年入选的江西铅山武夷山是福建武夷山的北段,提到武夷山,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福建武夷山”。其实,武夷山跨闽赣两省,介于江西的上饶、铅山与福建的浦城、武夷山市等地之间。而江西境内的武夷山,同样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这次入选也是实至名归。
在此之前,1999年,福建的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在申报过程当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们申报了三四年,才实现了这个夙愿。郭旃回忆说:武夷山申报了之后,领导们不在意主动的宣传和介绍说些什么,而是到游客中去发现问题。他们到了一些景区,发现景区内树着不少‘严禁攀登’‘严禁烟火’‘严禁刻画’的指示牌,这些警示都是对的,但是你设想一下,一个不锈钢的牌子上用大红字写上,往竹林里一插,是怎样的“风景”?过去不注意,现在会很在意,因为不协调。还有,古树上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严禁烟火’,也会觉得很扎眼。通过“申报遗产”,大家知道了它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一点不干扰景观。后来我们的游客来了,大家一边看一边感叹说,哎呀,没想到咱们国家也有管得这么好的景观,当时主管遗产申报的那些领导也觉得很欣慰。申报遗产成与不成,本身当然很重要,但还不是根本目的,通过遗产申报,真正使我们的认识提高了,保护管理水平提高了,这才是最根本的作用。”
如何才能申遗成功?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和艰苦的过程,需经过若干个阶段,大体上需要经历:列入预备名录、完成申报文件、成为候选项目、迎接国际专业机构考察、接受委员国评估等几个步骤,而中间还涉及很多琐碎的流程。大多时候,一项遗产从提议申报,到最终成功,至少要经历十几年的时光。
首先是“预备名录”,即某项遗产如果被认为具有申报潜力,当地政府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对其进行评估,制定申报策略,开展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设置、环境整治等工作后,向国家文物局申报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只有进入到这个预备名录,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中心正式备案后,才算真正具有“申遗”资格,获得了入场券。
进入到“预备名录”后,遗产地要继续在申遗文本、文物保护、管理规划、遗产监测、公众参与等方面深化,首先要自身准备完全成熟,还要等待国家的统一部署。
世界遗产中心的主任弗朗西斯科·巴达兰每次都会收到中国方面为提名而准备的大量资料:“多得不得了,你会发现成吨成吨的资料,一般来说非常沉重,里面包含了大量图片之类的资料,还包括科学数据、各类文档等材料。他们在这方面非常认真,想必花了不少时间与心血。如果要准备得细致,你可能会花上一年半的时间,才能把报告呈递给我们。”
世界遗产委员会由21个国家构成。这21个国家,每两年更换7个。每个委员国最长连续任职不能超过6年。不过现在为了让更多国家参与,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每个国家最长只能连续4年担任委员国。在每年的“世界遗产委员会年度会议”,即惯称的“世界遗产大会”上,21个委员国就申报的新项目、已有项目的保存状况、濒危名录的更新以及其他议程进行为期十天左右的讨论。如果出现严重分歧,将采用投票方式进行决策。
委员会评价一项申报的文化遗产时,要参考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专业评估意见。icomos是文化遗产领域权威的跨国专业组织,它的非政府组织的角色,使其具有相对而独立和公正的色彩,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评审中最重要的咨询机构。每年秋天,icomos都要派遣专家赴申报遗产的国家,对第二年要进行评议的遗产地进行评估,对其价值和保护管理状况进行详细考察,并形成评估报告,供世界遗产委员会参考。
不过,icomos的意见,只是给21个委员国“参考”,并不是说这些意见就是最后的决定。尤其是近年来,委员国最后的决议,与icomos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越来越多,其中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绝非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数量领先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此次连中三元,又是因为可可西里、鼓浪屿、武夷山三地拥有怎样的特质呢?
“可可西里”在蒙古语中是“美丽的少女”的意思,但在这个人烟稀少,平均海拔近5000米的土地上,给人的感觉首先是自然风光的美丽,这里蓝天和大地的色彩对比强烈,没有任何空气污染,空气透明度很高,还有美丽得像眼睛一样的湖泊,平静地倒映着天空,这是最让人感到心灵沉静的时刻吧。
这些年经过国家的治理,盗猎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已得到有效制止,把美丽的风景还给自然之后,它迎来了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喜讯。
鼓浪屿是以全岛作为一个整体申报世界遗产的。申报范围包括鼓浪屿全岛及其近岸水域,缓冲区涵盖邻近的大屿和猴屿两座岛,并一直延伸到厦门岛海岸线。岛上最直接展现遗产价值的代表性要素,当数51组历史建筑及宅园,其中包括工部局遗址、会审公堂旧址等工部局时期的社区公共管理机构遗存,体现中外政治、商贸、文化交流的各国领馆、中外商贸金融机构等驻岛机构遗存,综合反映当时鼓浪屿社区服务近代化水平及多元文化交流的各类宗教、文教、医疗、文化娱乐等公共建筑遗存等等,共同构成了鼓浪屿自然有机的空间结构和内涵丰富的城市历史景观要素。
世界遗产中心的决议认为,鼓浪屿的突出普遍价值在于,通过当地华人、还乡华侨以及来自多个国家的外国居民的共同努力,鼓浪屿发展成为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现代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也成为活跃于东亚和东南亚一带的华侨、精英的理想定居地,体现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的现代人居理念。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为,鼓浪屿展现了在亚洲全球化早期多种价值观的碰撞、互动和融合,其建筑特色与风格体现了中国、东南亚及欧洲在建筑、传统和文化价值观上的交融。这种交融的产生得益于岛上居住的外国人和归国华侨的多元性,并因此形成一种全新的建筑风格——厦门装饰风格。这一风格不仅在鼓浪屿发展,还影响到广大东南亚沿海及更远地区。
而之前少人关注的北武夷山——江西铅山的武夷山,这也是江西首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全球环境基金会”委员和专家经过考察后,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致赞扬,并将其正式列入“gef——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之一。这里不仅有独特的自然遗产,还有丰厚的人文遗产,铅山鹅湖书院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中心。温林关、观音关、分水关、马铃关、桐木关、云际关、火烧关、鸭母关等铅山武夷山八大关隘也为当地人所熟知。
2014年11月起,铅山正式启动北武夷山(武夷山扩展项目)申遗工作。2015年7月8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取得了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资格。2017年3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回函明确铅山武夷山申遗材料符合遗产公约要求。
第一时间得到可可西里等三处自然及人文景观列入世界遗产的消息,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显得非常兴奋,同时也深感责任在肩:“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这是由中华民族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所决定的。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特征鲜明、分布宽广的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对于世界遗产数量,我们应更关注世界遗产的保护责任与义务。这是中国政府作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的庄严承诺。我国世界遗产数量的增加,意味着我们肩上的责任和义务更加沉重。”
世界遗产在中国的分布特点
自1987年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泰山等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以来,我国世界遗产总数现已达52项,仅次于意大利的53项,名列世界第二。其中包括湖北神农架等12个世界自然遗产、云冈石窟等36个世界文化遗产、武夷山等4个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它们把最丰富的基因库和最悠久的文化代表作推向全世界。
其中,首都北京是体量担当,坐拥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之最”。
北京的世界遗产包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故宫、长城、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大运河7项之多,而且均为文化遗产,不啻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体量担当”。而在这些遗产中,多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建筑遗迹,这充分突显了北京的“皇城”气质。
除了首都之外,世界遗产不都是散落在各地版图上的“明珠”,也会有串起的“项链”,这些“项链”,就是线性文化遗产。线性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呈线形或带状分布的文化遗产族群,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都是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大多佐证了早期人类的活动轨迹,记录了区域文明的交流互动,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交织了空间和时间要素的综合体。
中国的大运河、长城、丝绸之路,就是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线性文化遗产,而茶马古道、灵渠、徐霞客游线等线性文化遗产虽然不在名册之上,但也具备很高的文化价值,未来或许会进入“世遗”预申报的梯队。需要说明的是,线性文化遗产并不是世界遗产名录中明确划分出的一个类型,但由于它常常伴有丰富的样态,以及极高的文化集群价值,所以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日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体系中的新兴概念。“徐霞客游线”就是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浙江省宁海县作为徐霞客游线的始发地,近年来牵头路线上各节点的地方政府,一同为游线“申遗”发声发力。自2003年开始,宁海每年都会围绕“徐霞客游线申遗”举行系列活动,以增加国内外社会的关注。2011年,更是成为“5·19中国旅游日”的发祥地。申遗过程中,宁海政府逐渐带动起自身旅游产业和地方文化的发展,甚至引领了全国旅游文化的新传统,世界遗产可谓力量无穷。然而就以往经验来看,线性文化遗产的申报,不能靠“一点发力”,而是要“多处做功”,它需要多地政府联动配合,也需要更加大量的准备工作,其申报难度和含金量不言而喻。
而中国的世界遗产还有南北差异——北方多文化遗产、南方多自然遗产。
通过观察世界遗产在中国的分布,我们不难发现:文化遗产多数分布在北方,而自然遗产多分布在南方,呈现出“南看山、北看楼”的特点。究其原因,可能还是由于我国历史长河中,政治、文化中心长期处在北方,所以北方更容易缔造出明清故宫、长城、秦兵马俑等这样历史感厚重的文化地标;而对于南方而言,虽然也有像客家土楼、苏州园林这样出色建筑,也不缺乏庐山、鼓浪屿、哈尼梯田这样遗世独立的综合景观,但自然遗产仍旧是南方“世遗”的主力军。如分布在南方各丘陵地区的喀斯特地貌,横断山脉下并驾奔腾的“三江并流”,无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造。可以说,丰富多姿的自然生态,给了南方一笔丰盈的馈赠。
世界遗产在中国版图上星罗棋布,展示着国土之上那些耀眼夺目的自然奇观,也彰显了一个民族包罗万象、横亘古今的文化气度。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世界遗产”终究只是衡量名胜价值的一种国际化标尺,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很多蛰伏在角落中的瑰宝,不加以同等的重视和保护,可能也将濒临绝迹。“世遗”名册之外,那些拥有足够价值的自然文化遗产,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自我认可和保护。
第一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神农架就位于中国南方。它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分为西部的神农顶、巴东片区和东部的老君山片区,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保存有全球北纬30度带最为完好的北亚热带森林植被,被誉为北半球同纬度上的“绿色奇迹”。
2016年7月,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湖北神农架在生物多样性、地带性植被类型、垂直自然带谱、生态和生物过程等方面在全球具有独特性,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独特的地理过渡带区位塑造了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特殊的生态系统和生物演化过程,其生物多样性弥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空白,因此将湖北神农架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而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36处人文景观,更是各有各的故事。
比如丝绸之路,它是世界上路线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化线路。申遗的33处遗址反映了丝绸之路贸易不仅创造了财富,也为人员与商品的顺利通过建造了基础设施,促发了因贸易而孕育形成的众多民族之间的交流,传播了沿路的各种思想,并促使欧亚大陆两大文化,即定居农业民族与大草原游牧社会之间的深度融合。
33处遗址中有各个帝国与可汗王国的都城宫殿、贸易居所、佛教石窟寺、古代道路、驿站以及宗教建筑等。其中,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古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关于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它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申报的天山廊道段落在丝绸之路交通与交流体系中具有突出的特点。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兴盛于公元6-14世纪,沿用至16世纪,分布于今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定居文明之间的交流;它在长途贸易推动大型城镇和城市发展、水利管理系统支撑交通贸易等方面是一个出色的范例;它与张骞出使西域等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深刻反映出佛教、摩尼教、拜火教、祆教等宗教和城市规划思想等在古代中国和中亚等地区的传播。
在世界文化遗产中,还有大量的景观具有宗教背景,在申报和保护遗产过程中,也就需要特别的注意。比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在西藏人民和藏传佛教信徒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因此在布达拉宫的维修申遗过程中,也充分尊重民族传统,尊重文物的真实性,因为——如果布达拉宫出一点意外,那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后来为考察布达拉宫能否列入世界遗产,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当年派了两个专家来现场,一个是印度的前国务部长,一个是印度尼西亚的前国务部长,都是有名的建筑师,告别宴会的时候,他们对郭旃说:“来藏之前,我们有很多疑问和不信任,但是看了布达拉宫之后,我要由衷地说你们在这里做了很好的事情!”
因为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这样的遗产保护,才是真正的保护,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保护。
链接: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
自然遗产(natural heritage)评定标准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自然遗产:
1.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2.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3.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4项中的1项或几项标准:
1.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2.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 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3.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评定标准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6项中的1项或几项标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 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3. 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 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他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凯发会员官网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