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会员官网 封面 > 正文

引领伟大复兴 筑梦正当其时-凯发会员官网

日期:2016-06-2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今天,中国的发展站上新起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机遇与挑战同在眼前。
记者|金 姬
 
        95年前,引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共产党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
  今天,中国的发展站上新起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新的机遇与挑战同在眼前——
  放眼世界,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搭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大平台,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国道路成就了一个富有生机的大国,更为世界贡献了可资借鉴的新型现代化建设经验。纵观国内,目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呼唤“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经济新常态,将带领我们跨越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道路如何坚定拓展,正道直行的脚步如何行稳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如何继续引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海市委党校王公龙教授告诉《新民周刊》,新一届党中央早已给出了答案——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指明了方向。
  坚持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作支撑。没有振奋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一个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国梦,不仅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
  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像是在大海中航行的一艘超级巨轮,我们只有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十三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才能推动这艘巨轮乘风破浪、奋力前行,驶向美好的中国梦。
新时期新问题,更要坚持党的领导
  在2015年12月11日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正在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对此,王公龙指出:“当前,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但内涵发生了改变。”
  就发展而言,当下中国主要存在几大问题:
  创新问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尽管以发明专利的申请数来看,中国在2012年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国的很多专利并没有投入商用或让普通民众受益。
  生态问题。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开放问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需要加快弥补。
  公平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为此,我们必须贯彻“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发展新理念,下大气力破解难点问题:
  首先要转方式,着力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同志考察黑龙江,话语谆谆:“转方式调结构是苦干出来的,而不是硬等出来的。要把政策转化为行动,全力打好攻坚战。”转方式调结构是“十三五”时期的关键任务。要以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为主线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基础动力在创新,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活动,形成新的产品群、产业群。
  其次是补短板,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比如,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突出短板。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虽然全面小康不是绝对平均的小康,但如果现有的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让人信服。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他还特别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已经立下军令状,到2020年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再者是防风险。今后5年,可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各方面风险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我们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
  “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保民生能不能取得明显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和落实情况。”王公龙说。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表示:“梦想之旅,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一点儿不比发展的时候少,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也可能甚于以前。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同志还指出:“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党推动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也正是圆人民梦想、为人民造福的过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习近平同志反复讲的道理。
  对实现中国梦,习近平同志和党中央充满信心;同时,对实现梦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也有清醒认识。他指出,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但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蓝图不可能一蹴而就,梦想不可能一夜成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十三亿人的幸福美好生活绝非易事;当前,我们既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党存在“四大考验”、“四大危险”,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
  如今,关于中国梦,王公龙认为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中国梦相对具体的内涵是什么?中国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中国梦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人类已经进入命运共同体时代,建设这样的共同体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同舟共济。“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如何更好地阐述中国梦与他国梦、世界梦之间的关系,让外部世界真正准确地理解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和真实意图,从而更加主动地欢迎、接纳乃至支持中国崛起,也需要在理论上做进一步的思考。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指日可待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银行根据一些经济体达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普遍陷入增长停滞、只有少数经济体成功迈入高收入阶段的现象得出的统计结论。2010年,中国经济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与此同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一时间,国内外对中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议论纷纷。
  对此,王公龙认为:“中国一定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逐步变成一个高收入国家。”
  2015年6月16日到18日习近平同志在贵州调研期间就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出席全国两会、领导人调研考察等多个场合,习近平同志至少在十余个场合提到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应急之举,而是应对深层结构性矛盾的长久药方。推进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
  在传统的需求管理思路中,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加大投资、刺激消费和拉动出口;而从供给侧来看,则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于在供给和生产端做文章,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来“提质增效”。
  从供给侧看,中国目前的供给,面临着产能过剩、效率低下、档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随着中国中高收入阶层的形成,个性化、品牌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烈。2015年,中国人在境外消费刷卡达到900亿元,这些消费大多花在高档产品、医疗、教育等方面。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国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购买的商品已从珠宝首饰、名包名表、名牌服饰、化妆品等奢侈品向电饭煲、马桶盖、奶粉、奶瓶等普通日用品延伸。据测算,2014年我国居民出境旅行支出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习近平同志强调:“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要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一些引领世界的新兴产业、尖端科技方面有所欠缺;以往大多是一窝蜂式的发展,造就了今天如煤炭、钢铁等领域的严重过剩,同时生产资源和产品分布不均衡,在中西部、农村及基础公益等领域则存在巨大欠缺。
  习近平同志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在2015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
  2016年3月8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大都同时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长期稳定并且支持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二是持续改善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三是坚持实行对外开放。当今中国显然具备这三个基本条件。因此,我们有信心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