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凯发会员官网 封面 > 正文

化解香港青少年焦虑-凯发会员官网

日期:2017-06-2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面对被冀望拥有越来越多的家国情怀和对中国命运的承担的香港青少年,如何化解他们的身份焦虑,让这道复杂的“爱国方程式”不再难解,是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都在不断努力的课题。
记者|刘朝晖
 
      以前在香港年轻人的概念里,只有家,没有国。随着香港回归和中国走上世界舞台的前台,香港年轻人心中对于国民身份的问号逐渐变成了叹号。然而根据香港青年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香港青年国民身份认同感有所下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占62.6%,远低于十年前的92.8%。在近两年香港屡次出现的诉诸本土意识和香港人族群身份的运动中,不乏本地青年人的参与,甚至提出港独这样的极端诉求。
  面对被冀望拥有越来越多的家国情怀和对中国命运的承担的香港青少年,如何化解他们的身份焦虑,让这道复杂的“爱国方程式”不再难解,是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都在不断努力的课题。
 
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做起
 
  一百多年来英国殖民地文化的灌输和强化,使其中一部分已经渗透到香港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影响特区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回归以来,香港教育体系中有关中国历史和国情的内容却明显不足,直接导致香港青年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缺乏了解,也因此难以巩固和增强对国家的认同,以至于部分青年“只知有港,不知有国”,甚至以为“香港人”和“中国人”身份可以“二选一”,甚至出现分离主义的极端倾向。
  针对国情教育的缺失,香港特区政府2010年提出增设国民教育及德育课程为中小学必修课,原定于2012年起推行,但却引爆争议。2012年5月,《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国民教育不是“洗脑”, 国民教育并非中国独有,已成为国际惯例。国民教育不是洪水猛兽,它关乎培养国民对国家的归属感、承担精神和国民身份认同。将其冠以“愚民”“洗脑”等负面形容词,显然违背情理。
  2012年香港回归纪念日前夕,央视曾播发了一则报道,报道中介绍了香港一间公立小学轩尼诗道官立小学把每一年的教育主题贯穿到所有课程学习中的尝试。该校2011年到2012年度的主题就是“中国人的骄傲”,围绕主题,每门课程都有精心设计,如中文课组织了征文活动,电脑课开展了透视中华大成就的网上阅读活动,老师们也注重采用结合时事和互动启发的方式,让孩子们提升对我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在德育及国民教育课上,爱国教育也循序渐进,在潜移默化重培养起孩子从爱小家到爱国家的情怀,也对自己在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中承担的责任逐渐清晰。
  不过,香港教育统筹局(2007年更名教育局)在2000年宣布取消中国历史为必修课的决策,令很多人表示非常不解。香港青年的“一国两制”再启蒙,要重视培养香港青年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学习中国历史是不二法门。在英国、美国、日本,以及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国民历史都是必修科目,香港特区不应例外。香港的课程改革令中史科竟然无人问津,导致新一代因不知历史而对国家产生误解甚至抗拒。香港工商专联会会长、资深时事评论员杨志强2014年在一篇文章中表示,本港青少年学生之所以成为违法“占中”先锋和主力军,归根究底在于本港青少年对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光辉历程缺乏认识,导致国家民族观念薄弱,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应汲取教训,未来国情教育要放在突出位置。
   香港80后作家、传媒人许骥也曾撰文,表示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年轻人,不了解历史,是香港年轻人最大的痛。文中写道:“要知道,对没有宗教信仰的华人来说,历史就是我们的宗教,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全国政协委员、sml集团主席、香港浸会大学企业家委员会主席孙少文先生2015年3月10日做客大公网两会特别报道时表示,港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要积极推进文化历史教育,增加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孙少文指出:“一个社会兴旺要看教育,一个民族兴衰要看文化。在这点上,我认为香港的教育制度是失败的。”他表示,改革香港教育制度的关键,就是要增加香港青少年的爱国之情,从小培养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传承数千年来的历史文化,让青少年建立起“对国家的认知,对国家的认同。”他呼吁:“要从小学开始就要这种教育,因为这一代年轻人将来会是我们的接班人,香港繁荣稳定对他们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香港未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上稳步前进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6年2月,教育部党组日前印发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将加大对香港、澳门和台湾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力度。意见透露,将举办港澳青少年内地参访等国民教育系列活动,实施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加强港澳与内地中小学“姊妹学校”平台建设,推进对港澳台免试招生。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澳门回归15周年庆典期间,强调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牢牢把握与祖国命运相连。习主席的讲话同样适用于香港。加快推进国民教育需要,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彻底使“港独”存在的土壤不复存在,成为当务之急。
 
注重情感互动体验交流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浙宁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对香港青少年进行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并非只是枯燥苍白的说教,也并不能完全照搬内地的经验。落实到具体措施,必须要根据香港历史、文化的特殊性来考虑本土化推行的可能性,要和本地背景结合起来。
  徐浙宁认为,青少年对自身的认同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模仿观察,来源于父母辈或者是同辈人的一些想法,第二个是很重要的直接经验,没有体验、了解、认识,没有和内地年轻人形成互动和情感链接,只靠书本的空道理说教是不够的,很难让人接受。因此,对香港青少年教育的途径,遵循青少年认同的发展特点是重要考量。抓住父母这个成年人群体,同时增加体验的环节来增进香港青少年对国家的了解,才能更有效地激发认同。
  徐浙宁介绍,她当年在香港曾与三个青年进行过交流,三个人对内地的看法截然不同。一个是父母在内地有房产的生意人,经常来往于两地,因此觉得内地的发展很好,和之前的想象根本不一样,来往非常自由,很稳定。第二个是在学生期间有过学生交流,参加过学校和学校之间对接的夏令营等活动,对内地学生有很好的评价。另一个从来没来过内地,父母也和内地没什么联系,因此他对内地的印象仍停留在很乱很落后的阶段,没有一点感性认识,只是通过以前的认识来判断。“我以前初去香港的时候,也以为到处都是电影里那种打打杀杀的黑社会,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 徐浙宁说,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加强往来与交流,对于香港青少年形成国家认同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果父母对内地的印象是改观和积极的,对青少年也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20年间的交流举措,拉近了香港与内地的心理距离,但徐浙宁认为,我们还需要在做法上寻找到最合适的途径和策略,多增加互动沟通和体验式交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徐浙宁从2004年开始也参与到香港一家名为“突破机构”的ngo公益组织做志愿者,通过辅导服务、群体活动、整全训练及文化媒介,帮助香港青少年增加对国家的认识。她介绍,突破机构做的一些工作,有助于青年去自我寻求认同,不是强加,在追寻的过程中慢慢地自己去确认。对于国家、民族的认同,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对香港这样一个经历了巨大变化的地区。该机构每两年在一个大主题下举办青年领袖训练营,完全是参与体验形式,2008年汶川地震后,该机构次年的活动就是让青少年在灾后重建服务中,去寻找社会责任。
  从2004年起开始举办的“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也是一项富有成效的交流体验活动。每年,香港国民教育促进会都会带领香港青少年学生造访一个内地省份,迄今为止已在江西、福建、湖北和陕西等多个省份交流学习。今年4月,“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江西行2017”国民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举行,增进了香港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也加强了香港青少年对江西红色旅游和革命历史的认知。  
  同时,像内地奥运精英代表团访港等活动,到学校和社区与青年运动员、学生和市民进行交流互动,分享训练和比赛心得并进行示范比赛,拉近了两地的年轻人的心理距离。
  在徐浙宁看来,香港的国情教育,应放弃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掉平面化说教,让青年主动参与进来。把香港的青年人带到长城、带到上海、带到内蒙古大草原,让同出一源的两地青年坐在一起互动交流,比任何说教都更具效用。
 
沪港青少年交流活跃
 
  上海市港澳办副主任周亚军在“一国两制”的实践与沪港合作前景暨香港回归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表示,在青少年交流领域,沪港双方坚持围绕服务战略,聚焦青年贯通关切,依托组织优势,建立长效机制,打造品牌项目,推动沪港两地青年广泛深入持续交流。进一步凝聚了沪港两地青春力量。
  最近几年,上海市依托平台优势,加强设计、精心组织,使更多的香港青年通过形式多样的参观考察、互动交流,亲身感觉到祖国内地和上海的变化,不断增加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民族的自信心,同时为港澳青年在内地的实习、就业、培训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帮助,这对于香港青年未来的发展,未来职业的方向肯定有非常积极和正面的影响。
  2012年,市金融办与香港财库局推出“沪港金融专业大学生交流考察计划”,自当年暑假起,沪港双方每年各组织30名左右金融专业大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双向交流考察。两地大学生除参访当地相关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市场和有关高校外,还会在对方金融机构进行三周的工作体验。两地政府部门相关领导与历届学生进行交流。目前,该交流项目已举办5期,两地共计300名左右大学生参与,在两地高校和金融机构都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对沪港金融人才储备和交流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围绕科创中心建设,上海市积极完善各种创新创业政策,搭建了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鼓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2015年12月,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与香港科技园签署了沪港众创空间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沪港青年创新创业双向流动。香港科技园、香港理工大学等机构也与杨浦创业中心、同济等上海孵化器签署了合作协议,每年定期开展沪港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持续为大批香港创业青年提供了创业培训服务。
  上海市教委与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多年来在双方师生交流、教研合作、成果分享等方面合作交流也较为丰富,有力地促进了两地教育发展。截至去年底,上海市共有23所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专科学生。复旦大学等6所高校积极参与教育部“香港与内地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万人计划)”,学校结合各自专业特色,通过“学期交换生计划”、学生支教团计划、沪港文化交流营计划、国情考察计划等活动,加强沪港两地高校师生的相互沟通,增强香港师生对内地的客观了解。在教育部倡导的“内地与港澳中小学姊妹学校平台建设”项目中,上海目前共有28所学校参与结对。21世纪香港幼稚园领袖培训项目目前已举办11届,成为沪港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自2016年起,市教委积极支持杨浦区教育局组织开展“你我携手,情系浦江——沪港小学生中华文化夏令营活动”,由区内9所小学共同参与接待来自香港的50名师生。活动不仅有中华诗文品读欣赏,体育艺术活动,还有家庭体验、城市参访。通过交流,香港小学生深入上海的学校和社区,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海纳百川的城市文化,从而促进沪港两地学生、教师和校际间的合作交流。
  在沪港青年合作交流开展中,上海团市委立足推动两地青年交流交往的广泛深入可持续化发展,会同相关组织,探索形成了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明日领袖”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龙耀浦江”港澳台青年学生大型交流活动等几个品牌项目。香港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自2011年起已连续开展7年,每年招募香港大学生30-35人来沪实习。香港大学生在得到工作体验、获得个人成长的同时,也从一系列参访活动和实地生活中体验上海及周边城市发展成果,增强了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感。
  从没有脱离“一国”的“两制”,背靠内地的发展才能有效解决香港当前经济民生问题。而通过加强港人尤其是青年与内地历史文化和经济利益上的联系,让曾经“存在感”不足的国家显影在港人面前,双轨并行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现在还“为时未晚”。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