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里的“上海之最”-凯发会员官网
阅读提示:如今,在上海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所占比例已超过50%。畅通便利的城市交通正在成为智慧城市走向现实的突破口,从而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
记者| 应 琛 实习生 | 王仲昀
对外,空港、海港、铁路、高速公路,立体交通体系四通八达;对内,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网络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日趋成熟……在过去五年,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在上海基本成型,基本适应并有力支撑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市民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要问在上海出行到底有多方便,从一组数字中可见一斑:这里有全国最长的轨道交通——在2015年中国地铁城市榜单上,上海以617公里运营里程占据全国第一宝座,中心城区每隔600米就有一个地铁站;这里还有多达1450条的地面公交线路,在中心城区也已基本做到500米半径内站点的覆盖。
与此同时,这些年,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公共交通越来越成为大多数老百姓出行所倚赖的主要交通方式。经过五年的持续建设和发展,上海的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16年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1832万乘次,同比进一步提升。
如今,在上海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所占比例已超过50%。畅通便利的城市交通正在成为智慧城市走向现实的突破口,从而不断提升百姓的获得感。
网络布局延伸,区域距离“缩短”
2012年至今,上海地铁新开通11条线路(含延伸段)。但要说起对市民生活的变化,很多人也许首先会想到2013年底开通的16号线。因为它是近5年来里程数最长的新线路,全长58公里。
“我有朋友住在南汇,到市区的时间大大缩短,确实方便多了。不过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难得去南汇或临港,并不能很真切感受到这种变化。”家住闵行区顾戴路的黄皓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相反,2015年12月开通的12号线西段(汉中路-七莘路)和13号线(江宁路-世博大道),线路不长,但中心城区市民的感触可能更深。”
以黄皓自己为例,在南京西路工作的他以前上班要先在家门口搭公交车到漕宝路站乘坐1号线,乘至人民广场站再换乘2号线才能到达公司。12号线开通后,他从家门口的顾戴路站上车就能直接到达工作地点。“乘车环境没以前拥挤了,出行时间也大幅缩短。”在黄皓看来,城市不同区域间的距离因轨道交通而“缩短”。他笑言:“路程缩短10分钟,看上去变化不大,可是少睡10分钟懒觉,感觉就很明显了。”
同样受惠于12号线的还有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读研的阿祖。“我本科读的也是上师大,那时出门要么坐公交车,要么就走20多分钟到9号线的桂林路站坐地铁。”阿祖告诉记者,12号线刚开通时他就迫不及待地去“体验”了一下,“桂林公园地铁站特别好看,满眼望去都是青葱的绿色。我从学校走过去10分钟都不用。”
作为轨道交通一员的地铁12号线,被广大市民亲切地称为“换乘王”,它能够与1、3、4、7、8、9、10、11、13号线,以及在建的15号线等多条线路形成换乘。特别是在桂林公园站至陕西南路站这一段,最终可以实现连续8座车站均为换乘站的场景。“现在去哪里,我基本上都要依靠12号线。”阿祖对12号线所带来的便利连连称赞。
此外,全长约82.3公里的11号线目前是上海最长的轨交线,也是唯一从市区直通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公交线路,该线途经浦东新区、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嘉定区和江苏省昆山市花桥,是国内第一条跨省地铁线路。途经的三林、徐家汇、龙华、曹杨、桃浦等皆是上海大型居民区。在过去的五年中,11号线实现全线贯通,令嘉定与市区有了更加密切的联系。
家住嘉定的李梅表示,11号线没开通前来市区办事十分麻烦,从家里出发要倒三辆公交才能到徐家汇,全程要2个多小时。但现在从家出发,骑一辆共享单车5分钟就可到达嘉定新城站,然后坐11号线直达徐家汇,全程不到一小时。李梅说,共享单车和地铁相结合,是一种更便捷、更环保的出行方式。
上海市政协常委、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原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在今年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总结这些年上海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经验,除了要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相适应外,政府部门不能自娱自乐,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
上海轨交网络越来越丰富立体,确实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更多实质性便利。最直观的一点,自2015年年底新线段开通后,以不同的起点和终点站相组合,上海地铁全网络可以产生10多万种路径,其中的1000多种出行路径由于“最短路径”缩短,票价随之下降了1元。
黄皓则表示,现在有时候,他可以一个下午拜访三个客户,13点在杨浦区,15点到徐家汇,17点还能准时出现在静安寺附近,“这在其他很多城市是铁定会迟到的”。
此外,黄皓还多次在站台看到,一些腿脚不便的人,坐着轮椅,或拄着拐杖,都能独立进出地铁,这得益于无障碍设施的完备。每个站点,还都有若干个出口,通往所在地附近重要的楼宇机构,避免乘客上上下下的麻烦。一些很小的细节也被考虑到,比如凡有楼梯处必有斜坡通道。这一点,对于外地来沪手拎大包小箱的人来说,非常体贴。
网络成形的同时,上海地铁的运力运量也在交替增长。地铁运营方通过增投上线列车、提高运行速度、缩短运行间隔、加开载客列车、延长运营时间、增加列车编组等多种措施,不断挖潜增效,满足持续快速增长的客流需要。
例如,2017年4月,多条线路实施常态化延时运营。根据上海地铁发布的延时运营方案显示:10号线和16号线全线,分别常态延时运营25分钟和30分钟;1、2、7、8、9、10号线6条线路在周五、周六延时运营至零点,“五一”“十一”及元旦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也将延时运营。上海中心城区(外环线内)延时线路的地铁车站周末夜间将运行至零点。
为了满足未来运营需求,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还立下“十三五”目标:2018年底中心城所有线路实现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2020年底中心城所有线路实现最小行车间隔2分30秒,其中2、6、8号线力争实现最小行车间隔2分钟。
智慧城市更需要智慧交通
从1号线通车以来,轨道交通经过二十余载的发展,从单线到“十”字,从“十字加环”到15条线交织成网,上海地铁这张网越织越大、越织越密。目前,上海轨交运量占整个城市公共交通运量的比例已经达到53%。
市交通委表示,今年上海的轨道交通还将新增运营里程55公里——浦江线、9号线三期东延伸、17号线等线路均有望在年底建成开通,届时将形成“覆盖中心城区、连接市郊新城、贯通重要枢纽”的上海轨道交通基本运营网络。
记者从申通地铁了解到,其中浦江线,即轨交8号线三期,全长6.689公里,设6站。其整条线路位于闵行区浦江镇腹地,堪称浦江镇内的“社区轨交”,也可谓当地居民的“专用地铁”。而9号线三期东延伸段开通运营后,它将成为一条西南起沪杭城际高铁松江南站、东到浦东新区曹路镇,途经松江新城、徐家汇副中心、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世纪大道枢纽、金桥出口加工区、曹路大型居住社区等多个重要区域和客流集散点的轨道线路。
根据申通地铁规划,到2020年,上海轨道交通总长度将达800公里。上海市市长应勇此前则曾公开表示,上海将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到2040年建成运营线路总长超过10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
“届时,上海轨交将有四五百座车站,六七千辆地铁列车,庞大的规模对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都将提出全新的要求。”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院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烨告诉《新民周刊》。
记者去年采访陈烨,还是在位于桂林路的申通地铁集团,当时他还是其规划技术部副部长。2001年到申通地铁工作的他可以说亲身参与到了上海世博会前轨交建设的一轮高峰。上海轨道交通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实现了11条线路,420公里运营里程,282座车站数的网络目标。
陈烨也亲眼见证了“世界城市地铁建设发展的奇迹”——上海轨交以617公里的运营里程,跃居世界第一。
看着规划蓝图上的一条条线变成了现实中的地铁线路,作为业内专业人士,陈烨这些年的感触要比普通乘客来得更多。在他看来,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交通基础设施已然具有相当规模,“未来轨交的建设不可能再大规模地铺开,更追求精细化,盘活存量;而更为关键的重点是在运营维保方面,要实现人性化服务和集约化、信息化管理。”
针对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交通面的智慧化是城市智慧化的核心之一。以前轨道交通行业设计、建设、运营的分离现状及采用传统二维设计带来的信息量限制,加上建设过程信息的缺失,给轨道交通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维护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目前,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在轨交行业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信息记录、传承问题。bim通过在设计阶段建立项目的三维建筑模型,继而录入建设过程中项目的土建、机电设备等相关信息,打造一个融合设计、建设、运营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可视化、一体化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真正实现运营维护的信息化。
申通地铁在信息化方面已经超前做了很多工作,而行业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公司认准了这一发展方向,去年陈烨离开了供职16年的申通地铁,加入了现在的公司。据了解,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院总院是国内较早开展bim在轨交行业应用的企业,并已经建立了基于bim的轨道交通设施资产及运营维护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整合后的bim模型信息,将设施资产管理与设备运维管理集成到三维可视化平台,并结合物联网技术,使用自主开发的手持设备及芯片,进行现场管理。
“bim就好比是一个平台,可以将不同阶段的数据都整合并管理起来,运行后还可以将客流数据也加入,形成一笔宝贵的数据资产。基于数据库的管理系统,调用的是逻辑关联的信息,如设施三维模型与设施使用手册、运行参数、保养周期等关联,消除查阅纸质文件的不便。”陈烨解释道,工作人员可以在电脑屏幕上看到整个车站的3d模型,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相应的位置就会亮起红灯,方便处置,“而当其他部门有需要的时候,数据也能及时共享”。
在陈烨看来,bim技术可以大力促进轨交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专用道真正专用,管理更加精细化
与此同时,上海的地面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2012年12月2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将“公交优先”提升至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
“指导意见出来后,2013年,上海向交通部申报要创建公交都市,并希望最终能够建成一个具有国际示范效应的公交示范城市。”上海市交通委道路运输处副处长王建军早前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公交都市的创建就是落实公交优先的抓手,所以第一步就是要通过建设公交专用道来提升速度,“我们提出了中心城公交平均速度12-15公里/小时,但是在专用道上要达到15-20公里/小时的车速,这个目标如果实现就会提高对市民的吸引力。”
事实上,人们不愿意坐公交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时间不能确保。市民在等公交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自己等的这一趟公交车到底什么时候来?在公交服务比较好的国外城市,几乎每条公交线路都有详尽准确的时刻表,车辆准点到站率很高。这样一来,哪怕车辆间隔时间较长,乘客也可根据时刻表安排自己到站候车的时间。
“这方面我们也在努力,前几年我们做了上海与东京公共交通对标的研究,其中一项就是关于公交线路时刻表在站点公告。”王建军坦言,上海的难点在于道路拥堵很难保证准时,“希望专用道建设以后,时间方面能够得到保证,时刻表就会愈加精确。”
目前,公交专用道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建成333公里。通过去年年初开始的交通整治行动,上海公交专用道使用效率也确实提高了很多。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上海市的公交系统近年来也在不断实现“智慧升级”。
对于中心城区所有的公交线路,两大公交集团都已经形成了集群调度系统。“所有的车辆都安装了gps,一个人可以同时调度三到四条线路,对有效控制车距和时间是有利的。”王建军告诉记者,现在除了部分站点的显示屏之外,市民还可以通过上海公交的app查询公交线路的动态信息,“目前中心城区的所有线路都可以查询到,郊区的线路到2017年年底也要全部进来了。”
而今年年初,中运量71路的开通,曾经引发不少市民的热议;如今大半年过去了,这班比一般地面公交车运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公交车,则得到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好评。
就在近日,71路中运量公交的华山路站开始试点公交车乘车舒适度预报。这是沪上公交首次推出舒适度预报。现在乘客来到中运量71路华山路站点,可以看到在55英寸的电子屏上,除了原有的天气预报、途经线路、轨交换乘信息及车辆到站时间预告外,还用不同颜色的公交标识来显示舒适度:绿色表示舒适,黄色表示适中,红色表示拥挤,整个界面一目了然,容易分辨。
中运量公交试点舒适度预报成功后,将逐步推广至其他线路站点,这也将会给市民带来更好的公交出行体验。
此外,上海主干道上公交密度比较高,但是支小路网的密度还不够。如果没有末端网络,道路连通不仅不可能便捷地做到“门对门”,公共交通线路要依赖道路,更是做不到“点对点”。因此,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衔接问题,首先要先解决断头路、道路宽窄不一等问题,同时完善支小道路的路网结构、密度,及支小道路的路况质量等问题。其次,建立在支小道路基础上的“微循环”公交服务,必须兼顾联通、便利、路网串联,这都需要精细化的设计和管理,既要考虑百姓的出行需求,也要考虑运营成本,并不是简单开一条线路即可。
在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过程中,孙建平强调,是“有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2012年—2015年,因为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第二个阶段是2016年—2017年,因为2017年是上海市党代会和本届政府换届之年;第三个阶段是2018年—2020年,因为2020年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
如今,第三阶段即将开始。孙建平认为,上海综合交通体系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首要的仍然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要让老百姓的出行更方便,换乘更便捷,要真正实现公共交通300米的服务半径。
从上海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具体构成来看,轨道交通主要解决的是长距离、大运量的出行需求,最好在10公里以上;地面公交主要解决的是中距离的出行需求,其线网布设需要更加密集;共享单车等非机动车主要解决的是短距离的出行需求。
王建军说,交通委将进一步优化公共汽电车与轨道交通的紧密衔接,原则上公交中途站距离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距离不超过50米。在轨道交通外围换乘枢纽和终点站,因地制宜地适度建设p r停车场,统筹考虑出租汽车停泊点。积极发展灵活便捷的小型公交接驳方式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络,形成服务于大型居住社区、商务区、商业街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最后一公里”接驳方式。
同时,上海市交通委也在敦促公交企业开始进行精细化管理,“发班、调度都需要有时刻表意识,我们交通委会对它们有一定考核。”王建军说。
链接:中国积极布局城市地铁提升民众获得感
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民生的改善,正在扩大到越来越多领域,包括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如今,许多中国大城市已开通地铁,不少三线城市也公布了地铁兴建计划。住建部近日发布的《2016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年末,全国有30个城市建成轨道交通,线路长度3586公里,分别比上年增加6个城市,增长16.8%。
中国首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仅23.6公里,如今北京地铁已有19条运营路线,总里程574公里。
随着中心大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也在加大。到2015年末,共有44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获批,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4448公里。这其中,包括徐州、南通、芜湖、绍兴、洛阳、包头这样的三线城市。而截至2016年底,共有10个城市的运营里程超过了100公里。
在东南沿海,福建省经济总量第一大市泉州不久前公布了地铁建设规划,两条线路共72.46公里,全部是地下敷设方式。
地级市中山将成为广东第五个结缘地铁的城市,建设里程44公里。此外,珠海、汕头、江门等符合条件的城市也将有序发展适宜的轨道交通。
在山东,除了已获准修造地铁的青岛、济南两城之外,淄博、烟台等也将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河南,除了郑州和洛阳,还将鼓励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发展轨道交通。
在中国西部,仅四川就有泸州、宜宾等13个市州,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纳入“十三五”或远期规划。
公报还显示,未来5年世界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80%在中国。国际公共交通协会称,中国在过去两年里每年建成的地铁线路长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有50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有望达到6000公里,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4万亿元。
※凯发会员官网的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